沙眼衣原体是一种可以引起沙眼、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。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大小之间的病原微生物,具有一定的传染性。沙眼衣原体检测主要是用来检查是否感染了沙眼衣原体。沙眼衣原体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分泌物涂片检查、分泌物培养检查和尿常规检查。其中,分泌物培养检查是最重要的,它可以培养出沙眼衣原体。如果培养结果是阳性的,那么就可以确认为是沙眼衣原体感染。沙眼衣原体感染人体后可导致沙眼、包涵体性结膜炎以及泌尿生殖道感染。
沙眼衣原体感染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极为常见,在很多国家,淋病的发病数逐渐下降,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发病数逐年上升,世界卫生组织估计,全球每年新发的沙眼衣原体感染约1.3亿例,在我国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也是常见的性病之一。随着近几年来,这种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,而且造成的后果也越来越多的显现出来,全世界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防控越来越重视,但在我国,由于一些医疗机构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还没有足够的重视,导致很多的病例漏报错报,病例的数据不能反应真实的疾病状况,对疫情的估计也会严重不足,造成了防控和治疗中,会有很多问题出现。
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特点是:目前已处于高流行状态,但大多是无症状感染,但有着严重的并发症,对生殖系统有着很大的损害,但诊断还较多的依赖实验室检测。但在我国,目前也还没有开展衣原体筛查,一是因为普遍缺乏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,其二是缺乏简单、快速、敏感的检测方法;美国CDC推荐16-25岁的年轻女性每年进行沙眼衣原体的筛查,2003年,英国卫计委启动的沙眼衣原体的筛查项目。我国在这方面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,以应对沙眼衣原体的疫情蔓延,2008年全国的性病监测哨点增加了沙眼衣原体,2015年发表了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治共识,2016年11月29日发行了《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断》。目前面对的现状是,我国报告的发病率欧美等国家的1/10,对生育结局的影响是严重的,但不管是哪个部门还是防止人员,对疾病的重视和认识程度还有着严重的不足,也缺乏良好可行的筛查策略。目前只能做到的是,提倡行为的改变,如减少或杜绝非婚性行为,推迟首次性交年龄,减少性伴的数目,慎重选择性伴,使用安全套等;如果有非婚性行为或其他不安全的性行为,或者有可以的尿道症状、白带异常,应该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,做相关的检查,及早诊断,及时治疗,避免发生合并症和后遗症。
产品名称 | 英文简称 | 货号 | 备注 |
沙眼衣原体抗原 | CHL-Ag | CTA-4026 | 非定值质控(+) |
沙眼衣原体单抗 | CHL-McAb | CTA-3029 | |
沙眼衣原体单抗 | CHL-McAb | CTA-3030 | |
淋球菌抗原 | NGH-Ag | CTA-4022 | 非定值质控(+) |
淋球菌单克隆抗体 | NGH-McAb | CTA-3027 | |
淋球菌单克隆抗体 | NGH-McAb | CTA-3028 | |
白色念珠菌抗原 | MC-Ag | CTA-4023 | 非定值质控(+) |
白色念珠菌抗体 | MC-McAb | CTA-3081 | 包被抗体 |
白色念珠菌抗体 | MC-McAb | CTA-3082 | 标记抗体 |
阴道毛滴虫抗原 | Tv-Ag | CTA-Tv01 | 非定值质控(+) |
阴道毛滴虫抗体 | TV-PcAb | CTA-3085 | 包被抗体 |
阴道毛滴虫抗体 | TV-PcAb | CTA-3086 | 标记抗体 |
加德纳杆菌抗原 | Gv-Ag | CTA-Gv01 | 非定值质控(+) |
加德纳杆菌抗体 | GV-PcAb | CTA-3083 | 包被抗体 |
加德纳杆菌抗体 | GV-PcAb | CTA-3084 | 标记抗体 |
人型支原体抗原 | MH-Ag | CTA-4025MH | 非定值质控(+) |
人型支原体抗体 | MH-McAb | CTA-3087 | 正在研发 |
人型支原体抗体 | MH-McAb | CTA-3088 | 正在研发 |
解脲支原体抗原 | MU-Ag | CTA-4025 | 非定值质控(+) |
解脲支原体抗体 | MU-McAb | CTA-3089 | 正在研发 |
解脲支原体抗体 | MU-McAb | CTA-3090 | 正在研发 |
生殖支原体抗原 | MG-Ag | CTA-4025MG | 非定值质控(+) |
生殖支原体抗体 | MG-McAb | CTA-3091 | 正在研发 |
生殖支原体抗体 | MG-McAb | CTA-3092 | 正在研发 |